《玉米—大豆帶狀復合種植技術》全面系統地介紹了該模式的理論基礎、關鍵技術、操作方法和主要成效,共編印了10萬冊,已印發到16個省份。
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技術對除草劑品種選擇、施用時間、施藥方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。為科學規范帶狀復合種植除草技術應用,提高防除效果,全國農技中心組織專家研究制定了《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除草劑使用指導意見》,供各地參考。
國內方面,受今年國產大豆總產下降影響,豆農惜售情緒較強,貿易商多以詢價和觀望為主,新豆價格受國儲庫輪換收購價支撐保持高位。國際方面,全球大豆庫存較上月預測減少,同時物流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,預計近期國際大豆價格小幅上漲。
稻谷、小麥價格穩中偏強。12月份,受托市收購支撐和各省地方儲備補庫需求拉動,晚秈稻和粳稻價格穩中偏強運行。12月份,晚秈稻1.36元,環比漲2.3%,同比跌1.4%;粳稻1.38元,環比漲2.2%,同比持平。
2021年,國產大豆價格先揚后抑。2022年,售糧節奏后移和需求疲弱使得短期市場價格弱勢運行;6月至8月處于青黃不接階段,價格大概率會有所走強;而后隨著收獲壓力來臨,大豆期價將重返弱勢。
截至2022年1月21日的一周,全球油籽價格大多上漲。南美農業產區可能再度變得炎熱干燥,美國國內大豆壓榨需求旺盛,傳聞中國大筆采購美國大豆,國際原油期貨創下七年新高,有助于提振油籽價格走高。
周四的海關數據顯示,2021公歷年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提高25%,而從巴西進口的大豆數量同比減少近10%。
海關數據顯示,中國2021年大豆進口量同比降低3.8%,這也是2018年以來首次年度下降,因為壓榨利潤下滑,需求減弱。
國內方面,2021年大豆總產降低,東北產區豆農惜售,國儲大豆輪換收購,國內大豆價格獲得支撐,但南方銷區加工廠采購不積極,貿易商多是按需采購或保持觀望,市場購銷較為清淡,預計國內大豆價格呈穩中偏弱走勢。
截至2022年1月7日的一周,全球油籽價格延續上年走勢,繼續增添天氣風險升水。拉尼娜現象導致南美部分大豆產區天氣炎熱干燥,促使多家機構大幅下調巴西大豆產量預測數據。